中国教育报客户端讯(记者 余闯)“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呈现低龄化趋势,青少年心理健康专业化服务供给明显不足,新兴业态诱发新隐患。”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云南省委会副主委、云南工商学院执行校长李孝轩细数问题,建议加强心理健康专业化服务供给,共同呵护青少年身心健康。
党和国家重视发展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事业,重视青少年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然而,对于青少年心理健康专业化服务,李孝轩坦言当前存在供给明显不足问题。例如,精神卫生资源投入严重不足,有近50%的县医院没有精神科床位或专业医师,处置能力不足,人才流失严重。专业心理咨询师缺口下违规组织认证考试、滥用心理量表等现象层出不穷,特别是滥用精神类药物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滞后,普遍存在心理教师数量少、兼职多、咨询设施缺失、课时挤占等问题,一些农村中小学开课能力欠缺。
为此,李孝轩建议,一是加大精神卫生资源投入。借鉴免费师范生培养模式,支持开设心理学专业的高校扩大招生规模,加大心理健康教育人才供给。加快出台向精神科医生和心理健康教师倾斜的政策制度,提高薪酬标准,建设专业化队伍,提高心理健康专业化服务水平。二级及以上医院开设青少年心理健康专科,实现青少年心理健康专科全覆盖,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探索将抑郁症、自闭症等心理疾病纳入医保,提高保障水平。
二是加大心理健康专业化服务供给。第一,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定期评估机制,督导各级各类学校加快补齐心理健康教育短板,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心理高危学生筛查机制,及时给予干预。落实“一生一策”心理健康档案,切实改变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足问题,把“软指标”变成“硬约束”。第二,压实学校主体责任,增加心理健康教育课时比重,深入开展珍爱生命主题教育,强化学生生命观。第三,增加中小学社会实践课时比重,在与大自然融入互动中引导学生调适自我,从而减轻心理压力,预防心理问题的产生。第四,将密室逃脱、剧本杀等公共产品纳入立法、修法监管范围,建立前置审查、限制性分级机制,及时跟踪监测,支持打造益智类、法律推理类、主旋律类娱乐产品。第五,探索建立青少年心理健康监测网络平台,加快修订诊断标准,强化心理咨询领域综合治理。第六,加大对滥用心理量表、滥用精神类药物等行为的处罚力度。
三是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调查研究。探索体系化解决青少年心理疾病高发问题,研究制定差异化措施,加快推进政府、社会、司法、学校、家庭等各方相互协同。特别是开展心理健康问题低龄化趋势研究,建立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青少年心理健康管理体系,建立筛查预警机制,共同系好青少年身心健康保护的“安全带”。
原文链接:http://newapp.jyb.cn/app_pub/zixun/tuijian/202303/t20230305_90305.html?docId=9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