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德国史太白基金会主席米歇尔·奥尔教授、柏林斯泰恩拜斯大学校长于尔根·阿本德善教授一行访问新高教集团云南工商学院。此次访问是继今年6月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新高教集团董事长李孝轩率团访德、9月奥尔主席访华后,双方围绕办学合作与科技成果转化达成初步共识,正式开展的深度实地交流,标志着合作从战略规划阶段迈上务实推进的新台阶。

德国史太白基金会一行访问云南工商学院
德国史太白基金会 (Steinbeis-Stiftung) 作为全球历史最悠久的技术转移机构,业务覆盖全球55个国家,累计孵化2500多家企业,常年为西门子、大众、巴斯夫等4万多家企业提供创新与人才培养服务,年均执行客户项目近10000项,被中国商务部列为 “全球八大重点技术转移合作机构”之一。旗下核心的应用技术大学柏林斯泰恩拜斯大学(Steinbeis Hochschule Berlin)是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的标杆与起源院校,深度依托史太白基金会全球技术转移网络,以独特的“项目嵌入式”培养模式著称,所有专业均通过德国权威专业认证委员会认证,代表德国应用型高等教育的最高水准,在全球范围内享有极高声誉。

柏林斯泰恩拜斯大学(Steinbeis Hochschule Berlin)
访问期间,奥尔主席与阿本德善校长一行实地参观了云南工商学院的校园环境、实训基地与智慧教室,深入了解了学校“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与产教融合实践。德方代表对学校先进的硬件设施、学生参与的真实企业项目表现出浓厚兴趣,多次驻足与师生现场交流,并对学校的实训条件与育人成果给予了高度关注。


优秀校友“学生-创业者-合作者”获盛赞。在众创空间,“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获得者、云南骑宜骑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杨志国主持的学生创业沙龙正热烈进行,德国代表团驻足良久,与师生深入交流,当了解到杨志国作为云工商校友成功创业并反哺母校的事迹时,奥尔主席表示,这种从“学生”到“创业者”再到“合作者”的良性循环,正是应用型教育的卓越体现。
屋顶绿色电站展现自主研发硬实力,师生工程能力被高度评价。随后,代表团登上图书馆顶楼,由云工商师生自主研发的光伏发电系统正在稳定运行,阿本德善校长在详细了解系统为校园提供的清洁电力后深受触动,他表示:“这不仅是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更充分展示了学校师生卓越的科技创新与工程实现能力。”
无人机驰援山区生命通道,德方代表感叹科技的温度。在考察学校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无人机应用技术中心时,德方对学校将尖端技术用于山区医疗救护、守护生命的实践表示赞赏,奥尔主席深受触动:“你们能将前沿科技直接服务于人道救援,充分体现了对生命的至高尊重,这正是科技应有的温度。”
深耕产教融合结硕果:226家实训基地与10万应用型人才彰显育人实力。在了解到学校已与华为、京东等知名企业共建12个产业学院,拥有北汽、昆明船舶集团、北京301医院等226个校外实习基地,累计培养超过10万名应用型人才后,德方对学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扎实成果给予高度评价。

作为曾服务戴姆勒、博世等世界级企业的技术转移巨头,史太白基金会对合作伙伴的选择标准极为严苛;而柏林斯泰恩拜斯大学作为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的标杆,以其“项目嵌入式”人才培养体系著称。奥尔主席在交流中表示,云南工商学院在应用型教育方面的实力与特色,与德方教育理念高度契合,双方合作前景广阔。


德国史太白基金会主席米歇尔·奥尔教授(左二)、柏林斯泰恩拜斯大学校长于尔根·阿尔德善教授(右二)与学生合影
未来可期:打造国际教育合作典范,服务应用型人才培养。基于前期共识,新高教集团正与史太白基金会携手推动两大关键项目落地:共建技术转移中心,以及引入德式“项目嵌入式”教学模式。通过打造 “AI智慧教学平台”,构建个性化教学环境;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协同,形成 “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四方协同的就业工作机制,推进下属院校高质量就业率持续攀升。这些丰硕的校企资源与高度一体化的实践体系,为双方合作提供了坚实支撑。
面向未来,新高教集团将与史太白基金会持续深化战略协作,以 “教育-科技-产业”生态循环为理念,共同打造一个资源互通、实效导向的中德合作新范式,为区域产业升级与创新人才培养注入全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