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风轻拂北京怀柔雁栖湖畔,清脆的击球声与浪潮般的欢呼声交织回荡。
6月26日至27日,新高教集团成立26周年之际,第三届棒球主题团建嘉年华激昂启幕。来自集团总部的200余名员工组成12支劲旅,以“久久为功、越来越棒”为号,在绿茵场上演绎团队协作、奋力拼搏的动人篇章。这是一场体育精神与组织文化的深度对话,也是集团坚持长期主义高质量发展战略,深耕高等教育领域26载的长河折光。
(↑点击播放按钮播放视频)
今年是新高教集团以棒球作为团建项目的第三年,这是深思熟虑的坚持。董事长李孝轩指出,“假如每次都换新项目,只能浅尝辄止;唯有久久为功,才能精益求精。”这不仅是对团建活动的指导思想,更是对集团整体发展战略的深刻诠释。正如新高教集团各项工作的发展推进,始终坚持长期主义,追求每一次的迭代升级和持续的碎片化改进,以久久为功的精神,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
随着2008年奥运会国家棒球队队长、被誉为“世界盗垒王”“六洲盗垒王”的中国国家棒球队15年领军人物孙领峰的精彩开球,本届嘉年华拉开帷幕。一套火力全开的搏击操瞬间点燃了大家的斗志与热情,新兵老将们蓄势待发。
前国家棒球队队长孙领峰(右一)↑
迎难而上,追求卓越,新高教精神闪耀绿茵场
3大方阵的12支战队在绿茵场展开激烈角逐。历经前两届比赛的锤炼,大家的球技已有了沉淀。击球手目光专注坚定,只为这一击能为队友赢得更多跑垒时间;外野手奋力奔跑,不到最后一刻,绝不放弃。随着一个个全垒打划过长空,赛场上的欢呼雀跃此起彼伏。
队长大声呼喊着,指挥全场;强健的队员发挥体能优势奋力跑垒;老队员凭借经验准确判断;懵懂的新手按团队制定的计划,也能凭借一个个安打,稳稳上垒。合理的战略加坚定不移的执行,就是胜利。
团队展示出更默契的配合,传接球如同精密咬合的齿轮层层传动,恰似无缝衔接的部门协作和工作流程在赛场上的生动演绎。比赛失利后,队员们立刻复盘,调整战术。赛场上,每一次全力以赴,都是对追求卓越最好的诠释。
当教职工代表队与教练队的终极对决拉开战幕,全场已热血沸腾。教职工队直面职业选手铜墙铁壁般的防守,虽连遭接杀封杀,却毫无惧色,士气不减。迅速调整策略后,他们以一记触击短打撕开防线,一记势如破竹的全垒打引爆全场,又以接力安打将队友送回本垒,用团队协作谱写奋斗的篇章。个人技术或有差距,但凝聚成团,便是迎难而上、追求卓越的豪情力量。
久久为功,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本垒持续出击
在本次棒球团建嘉年华圆满结束之际,新高教集团董事长李孝轩在分享感悟时深情地说道:“教育事业是一项充满挑战和责任的漫长征程,我们相聚在这里,是因为我们有着共同的使命。我们要创建最以学生为中心的百年大学,就要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为了同一个目标,心无旁骛,共同拼搏奋斗,迎难而上,久久为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帮助每一位学生获得职业成就和人生幸福。”
新高教集团董事长李孝轩
回顾26年发展历程,新高教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耕高等教育领域,以“创建最以学生为中心的百年大学”为愿景,以“让每一位学生获得职业成就和人生幸福”为使命,致力于为学生提供更强的专业品牌、更强的师资队伍、更好的学习成效,更高的就业质量,更美的校园环境和更优的服务体验。
集团坚持推进专业建设,旗下两所高校获批硕士立项建设单位,建成了一批国家级与省级一流专业和高水平专业群。坚持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国家级教师教学比赛和学生权威学科竞赛获奖水平不断提升。坚持“高质量就业”是立校之本,建立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川渝区域四大就业服务中心,多措并举推动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连续多年最终毕业去向落实率超95%。坚持打造一流育人环境,累积投入数十亿元打造最美的校园环境,并推进数字化转型,建设智慧校园。坚持创建最佳师生体验,首创了高校体验管理部门,教师工作与学生学习生活体验不断提升。
在这漫长的岁月中,新高教坚定地选择做“长跑型”选手,做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事,以高质量发展成就百年大学的梦想。
长期主义,向百年大学的愿景进发
3年持续的棒球团建,14万在校生的需求响应,26载组织文化的深厚累积。站在26周年的节点回望,新高教人用组织文化构建了一套独特的棒球语言:
以“担当尽责”为防守站位,在攻防转换中锤炼“换位思考”,从每次失败中学会“向内归因”,以“追求卓越”的速度奋力跑垒。
教育事业没有侥幸的得分,只有选择做难而正确的事,向同一方向的持续挥棒,扎实地每一垒推进,才能行稳致远。当“长期主义,久久为功”成为每一个新高教人的肌肉记忆,“创建最以学生为中心的百年大学”的愿景,便在这每一次坚定的挥棒中,愈发清晰可及。“让每一位学生实现职业成就与人生幸福”的全垒打,也必将达成使命。